我要捐款 捐款方式
捐款故事
DONATION SHARE
首頁 捐款故事
564 發佈日期:2018.06.26
捐出禮金 喜上加喜

捐出禮金 喜上加喜

撒播一個善念後,什麼時候、在何處萌芽、開花結果,沒有人會知道,但受到感召的心靈總會在適當的時刻將善念付諸行動。事業成功的歐士豪,偶然間聽到高希均與胡忠信在電視上的對談,觸動他決定將獨子喜宴禮金捐出,實現助人的願望,這是他的第一次捐贈行動,共有兩個機構受惠,門諾是其中一個;而出席的賓客們,也莫不對這場喜宴留下深刻的感動。

願意幫助別人,導因在歐士豪的成長過程中,曾經受過許多人的照顧。他自幼就失去媽媽,一年半後有了新媽媽,新媽媽對他很好,讓小男孩從排斥、接受到感念「繼母」的偉大,因為爸爸在歐士豪小學五年級時也過世了,從此全仰賴繼母的拉拔照顧。繼母的偉大,後來受到高雄縣「模範母親」表揚,歐士豪代表上台致詞,台下所有的母親都被真摯的告白感動得哭了。

一個婦道人家要持家是非常不容易的,歐士豪初中時,家中沒有餘錢讓他參加補習,學校老師們就讓他幫忙刻鋼板、擦黑板,「折抵晚餐與補習費」。後來考上了政大法律系,成為影響他一生的重要階段。大學老師汪崇仁教授是歐士豪如今仍難忘的良師,他清楚記得老師跟他說的一句話:「你把對我的謝意傳給別人。」於是民國五十八年在政大當助教的他發起「愛愛會」,去幫助安養院、育幼院、聽障與盲人,連中秋、年節等都持續。

這份社會關懷也延續到事業有成的階段。在擔任扶輪社社長時,他希望做得更有意義些,於是在社員結婚紀念日送禮時,改成訂喜憨兒烘培坊蛋糕外送,既能夠讓喜憨兒有工作,社員也能品嚐到美味,何樂不為!直到如今,該扶輪社仍維持此傳統,令他十分欣慰。

學法的歐士豪,曾經擔任國會助理、開設報關行,擁有三十幾位員工。一如多數中年男子,為了拚事業而犧牲了健康,不但血壓上升,連四層樓梯都要分兩段才能走上去,這讓他有所警覺,轉而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,並在四十九歲的「高齡」再度創業,改行賣起醫療器材,還四處演講鼓吹健康、運動的重要。如今他已經六十四歲了,但外觀上卻完全看不出來哩!

歐士豪有位自少年時期結識的好朋友,直到如今都保持密切的聯絡,兩人交情匪淺;他坦承受到這位朋友的影響,開始對門諾有一些印象。一路走來的人間溫暖,加上高希均在電視上說尊節宴客的故事,讓歐士豪決定要讓大家一起成就慈善美事。朋友知道他的構想後,自願攬下不賺錢的宴席,場地佈置等歐家自己張羅,他更親邀根本不認識的高希均先生出席兒子的婚宴,當眾捐出大家的愛心給門諾等兩個機構。這段動人的驚喜,讓賓客不但沒有抱怨,連親家母都深感隆重,皆大歡喜。

助人的形式可以多元化,歐士豪實踐得很徹底。2001年,他捐出一批老桂花樹給門諾義賣,門諾月報批露了這個消息後,不但全數順利賣出,更有人買下又捐出再度義賣,成就另一個善的循環。今年八月,他在參觀門諾基金會後,又捐出一批醫療器材,作為重障住民的復健之用。從受助的過往到不斷的回饋社會,歐士豪身體力行汪崇仁教授的話:「你把對我的謝意,傳給別人。」知足常樂,似乎也是他維持不老的青春之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