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長照部 花蓮南區輔具資源中心】看見需求的溫暖服務 文‧照片提供/洪莉娟 社工師
南區輔具中心甫自110年5月中旬設立至今,在地服務許多有照顧需求的家庭,除了輔具評估外,對於取得輔具有困難的民眾,由社工師了解家庭及經濟狀況,協助排除輔具取得過程的困難,提供資源連結、輔具媒合及社會福利資源諮詢服務。
「您好,我們是南區輔具中心工作人員,請問陳女士在家嗎?」
「有有有,在家。」回應的是陳女士的丈夫-王先生。這戶家庭為雙老家庭,王先生獨自照顧二度中風單側偏癱的陳女士,希望申請量身訂製型輪椅、居家用照顧床及氣墊床協助照顧。中風後,陳女士於床上翻身及坐起皆需他人部份協助,扶物可穩定坐在床邊及短時間站立,但她自出院返家後幾乎全日躺在床上,日常生活皆依賴先生協助。
職能治療師評估經過訓練及復健後,陳女士有機會恢復肢體部份活動能力,所以建議居家用照顧床可先短期租借,也因她有床上活動能力無壓瘡情形,故不建議使用氣墊床;陳女士坐姿平衡尚可,也能以下肢承重方式移位,故使用一般輪椅即符合需求,並建議她減少躺床時間,調整生活模式,搭配復健運動,以期陳女士發揮自身最大功能,達到最佳生活獨立性,減輕家屬照顧負擔、提高自身自尊感,並提升家庭生活品質。
職能治療師完成輔具評估後,由社工師向家屬說明輔具補助的流程,王先生仔細聆聽,但不語且眉頭深鎖。結束訪視前,社工師向王先生介紹中心各項服務,王先生聽到輔具維修服務時,怯生生地詢問是否可以修理向親戚借用的老舊輪椅,但考量總有一天會把借用輪椅還給親戚,社工師鼓勵王先生能購買一台專屬於陳女士的輪椅,王先生思量後同意申請一般輪椅補助。
過了一陣子,王先生帶著輪椅的核定公文到中心諮詢,表示看不懂公文,社工師詳細的說明公文內容,王先生緩緩的對社工師透露:「是不是收到公文就一定要買輪椅?但我目前沒有多的錢可以幫太太買,自從太太生病住院後,為了照顧她,好幾個月下來我都沒辦法工作,住院醫療費、轉診救護車費、出院後的生活開銷都是跟親友借來的,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還清。」社工師重新說明輔具補助流程,並細問陳女士的家庭狀況,王先生表示為了全時照顧陳女士,從今年3 月至今停止水果攤及果園農務的工作,雖領有低收入戶的老人生活津貼,但僅足夠支付原先生活開支的七成,少了王先生的擺攤收入,兩人的生活陷入困頓,而獨生女剛到北部縣市工作,收入僅夠支應在當地租屋及生活開銷,難以提供經濟支援。
社工師得知王先生的經濟困境後,向他說明可以申請政府、非營利組織的急難救助資源,請王先生先自行至陳女士戶籍地公所申請急難救助,也請王先生準備相關資料,由社工師協助後續轉介花蓮縣政府排除就醫障礙計畫補助、2間非營利組織急難救助。
因陳女士所使用的輪椅非其本人所有,中心技師不建議維修,安全考量下也不建議繼續使用,由社工師媒合民眾捐贈的二手輪椅及復健用腳踏器,提供給陳女士使用。
三個月後,社工師電話聯繫王先生追蹤生活近況;王先生表示,陳女士雖進步的速度緩慢,但持續使用媒合的復健用腳踏器,二手輪椅也每日頻繁使用。透過社工師轉介的急難救助資源單位也向王先生聯繫,救助金的挹注也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。
完整的輔具服務是由治療師、社工師、技師間的專業合作,從不同專業角度以全方位的考量,讓使用者和照顧者透過輔具及相關資源的介入,獲得所需的協助及減輕照顧負擔。
花蓮縣輔具資源中心與花蓮縣南區輔具資源中心提供現場諮詢、租借、維修、輔具展示試用及輔具評估服務,對於無法踏出家門的民眾,亦提供到宅評估、維修服務;為了擴展服務近便性,除原有的光復據點、新城據點及鳳林據點,於今年4 月開辦瑞穗據點、8月開辦吉安據點,有輔具需求的民眾,歡迎先電話諮詢及預約服務,以縮短取得輔具服務的路程距離。
各項服務諮詢請電洽
花蓮縣輔具資源中心(03)822-5365
花蓮縣南區輔具資源中心(03)888-6586